6病因

  病因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诸多学者从六淫、情志、痰饮、瘀血及其与某些疾病的相关性展开研究。

  外感六淫致病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王毅荣结合50年气象资料研究发现,中国六淫空间分布格局特点是中央多湿、北方多寒、东方多风、西方多燥和南方多热,方位特征十分鲜明,与《内经》所述完全一致。体质是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受多因素影响形成的一种综合特性。肖勇等认为,个体体质对六淫具有选择性和易感性,发病类型、疾病转归都表现出很强的倾向性。

  情志内伤与肿瘤发生具有相关性。人体接受外界强烈的恶性情志刺激后,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相继被活化,儿茶酚胺和糖皮质类固醇激素释放增加,这些物质通过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上相应物质受体相结合,影响免疫细胞功能,使人体免疫系统不能及时发现并消灭突变的细胞株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痰饮和瘀血致病广泛,与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及多种代谢病关系密切。研究表明,痰饮可通过引发炎症、感染、高脂血症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导致冠心病。炎症和感染因子与冠心病中医证候关系的研究发现,痰浊内阻证组白细胞介素-(-)、基质金属蛋白酶-(-)、可溶性配体()与非痰浊、血瘀证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化痰调脂法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水平。血瘀证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生物学基础。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内皮细胞局限性损伤引起血小板和单核细胞被吸引形成动脉斑块的机制,与瘀血形成机制一致。痰瘀并见是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主要特征。糖尿病血清胰岛素、-与痰瘀证存在正相关。肥胖症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痰浊证特有的生化指标以及物质基础。